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更好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6月9日上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有幸邀请到了吉林大学张汉壮教授,在A05号楼报告厅举办了“深化课程建设,践行育人使命”的讲座。聆听此次报告的有全校各学院教师代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程素君和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报告由副校长张丽伟主持。
张汉壮的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引领,作为教师的初心就是要有立德树人,做个好老师的理念;使命就是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践行好育人使命。接着张汉壮结合自己课程建设的案例向与会老师展示了如何进行课程内涵建设:物理的逻辑性、历程性、应用性是课程内涵建设的主线,形成了以传授知识为载体,德育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的课程育人新模式,这种育人模式的本质在于用物理科学之美,演绎人类文明。
张汉壮强调:讲发明创造、诺贝尔奖对人类的贡献,一定要先讲四大发明是一切发明的源头;计算机老师一定要强调计算机的二进制来自易经;化学老师一定要强调炼丹术是化学和物理的祖宗;通讯工程的老师一定要强调烽火戏诸侯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工程;机械专业的老师一定要讲“木牛流马”是现代机械的鼻祖;货币与金融的老师,务必说清楚山西钱庄的银票是现代金融之母。这些鲜活案例展示了历史科学之美,更是彰显了文化自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与会师生均被他不忘初心、潜心教学的精神所感动。
报告结束后,张汉壮与会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对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疑惑进行了解答,为我校教师更好践行育人使命指出了努力方向。张汉壮反复叮嘱学生的那句“态度决定一切,高度决定视野,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珍惜时光”,这是他的深情寄语,更是为人师者的殷切期望。
张汉壮的报告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思政示范课!为教师更好地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扎实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热情,为学院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开阔了视野。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