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拓学术视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增进校际交流,11月2日至3日,文学院与汉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特邀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专家学者团莅临我校交流讲学。专家学者团一行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二级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庆利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学科组成员,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原新梅教授;甲骨文研究专家、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洪飏教授;校特聘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王虎博士。
四位专家学者首先分别为文学院师生做了专业性强、学术视野开阔的学术讲座。在A05报告厅,张庆利教授以“春秋时代的修辞风尚和时代意义”为题,从春秋时期对修辞的重视以及春秋时期重视修辞的意义两个大方面着手,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并通过具体的文章,精彩讲述了春秋时期修辞的独特作用。广征博引,妙语连珠,激发了在场同学们深入研读原典,主动思考的热情。原新梅教授在A01号楼503室为文学院师生做了“语言接触与字母词的比较研究”的精彩讲座,原教授从字母接触的名称与界定、语言接触与字母的产生发展、汉日字母词的比较以及大陆与台湾字母词的比较这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字母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精彩的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明晰,培养了同学们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洪飏教授的讲座“走进甲骨文”在A01号楼403室举行,洪飏教授有着多年甲骨文研究的深厚学术功力,通过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以及近年来甲骨文研究和整理的现状的介绍,为同学们打开了深入认识中华文字的源头——甲骨文的大门,使在场的同学们既拓展了专业知识的广度,又激发了大家投身甲骨文的发现、整理、保护和研究的热情和决心。王虎博士在A01号楼603室为同学们做了“论古汉语词义的类同引申”的讲座,王虎老师首先介绍了“类同引申”的含义、来源。其次,结合具体例证分析了“类同引申”的两个方向以及相关词的引申,对于类同引申的研究价值和探索词义系统性方面,王虎老师都做了细致深入的讲解分析。为同学们了解学术前沿信息,扩展学术研究视野和方法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讲座结束后,专家团通过座谈、自由交流、实地指导等形式与文学院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交谈。专家们细致全面地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教学、科研与管理方面丰富的经验,并对文学院的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师范专业认证、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等方面把脉问诊,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教学、科研方面存在问题与困惑,专家团追根溯源,条分缕析,给予了耐心解答与指导。文学院班子及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拓宽了工作思路,在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方面都广受启发、受益良多。
此次专家团的莅临指导,是一次内容丰富的精彩学术盛宴,极大地提高了文学院教师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开阔思路、启发心智,增进了两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对于我院专业学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学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