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新乡学院特聘教授,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莅临我校讲学交流。
上午9点,在文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副校长张占祯与文学院部分师生出席,座谈会由刘震云研究中心主任董颖老师主持。作为新乡学院的特聘教授,刘震云教授表达了对我校的深厚感情,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座谈会上,刘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博得文学院师生的阵阵掌声,深入浅出的讲解又引发每位在场者的认真思考。期间,刘震云教授以自己的切身体验,阐述了故乡的人、事、物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的影响,深入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同时,就文学的表达,刘震云教授提出了“深入”“浅出”两个观念,即深入文学与生活的本质,而用平白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刘震云研究中心的陈英群、谢建文两位老师就刘教授作品的主旨、风格、语言及海外传播情况与刘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受益匪浅。座谈会气氛良好,交流融洽,不仅使大家了解了文学创作的意义,更得到了思想的启迪。
下午3点,刘震云教授在五号楼报告厅作了一场名为《关于文学结构的意义》的讲座。副校长张占祯、文学院师生及慕名而来的校内外文学爱好者近三百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杨士斌教授主持。刘教授指出,相较于语言、细节、情节这些构成文学作品的有形的存在而言,结构是无形但却最有冲击力的存在方式。优秀的作家无不执着于在作品结构层面的思考与突破,并以《夜雨寄北》《水浒传》等经典作品为例深入剖析,启发了在场师生的思维。期间,刘教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机智幽默中显示了睿智与质朴的品质。全场时时掌声雷动,气氛热烈。最后,刘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同学们情绪高涨,争相提问。刘教授在解疑答惑的同时,鼓励大家在求学之路上勇于突破,不负青春。
刘震云教授此次返校讲学交流,不仅帮助文学院师生深入了解了文学创作与文学结构的意义,更帮助同学们拓宽了文学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此次座谈会圆满结束,我们更期待与刘教授的下一次相约。
(文学院文、宣传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