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由新乡市委宣传部、新乡学院和新乡市扶贫办联合举办的新乡市精神扶贫与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市委大楼举行。市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扶贫干部代表、新闻媒体、高校扶贫研究人员、参与扶贫的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党委书记丁庭选,党委委员、宣传部长侯玉印,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郭贵中参加了会议并发言。研讨会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同民主持。
会上侯玉印部长谈到,“精神扶贫”是帮助扶贫对象从精神上立起来、硬起来、强起来,提高贫困人群的精神文化素质,事关国家战略、政治站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落实。精神扶贫与脱贫攻坚质量提升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提高农民对脱贫致富的思想认识,解决致富动力问题。扶贫工作急需进一步做好深层次的宣传思想教育,让国家政策、国家战略和发展目标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变成发家致富的根本动力。二是要有效促进农民小农经济思想的转变,尝试由小农经济经营模式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发展。三是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进乡村、进庭院,全力消除宗教势力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必须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组织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打击非法宗教势力的不法行为,丰富广大群众的主流文化生活,用正面教育、正确思想和观念引导农民的思想意识,把精神扶贫落到实处。
丁庭选书记作了题为《坚持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发言。他指出,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开展扶贫扶志行动。一是“精神贫困”成硬骨头,“精神扶贫”迫在眉睫。“精神贫困”正在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难啃的硬骨头,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二是要细致缜密分析现状,探根求源找出病根。“精神贫困”的穷根主要有长期深度贫困令少数群众失去脱贫主动性的“缺动力”,一些贫困地区存在精神文化荒漠的“缺营养”,“错配”扶贫影响积极性的“缺信心”等。三是攻坚克难,采取有效措施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创新和培育脱贫攻坚“内外双动力机制”,重塑信心信念定位为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尊重主体性、发挥主动参与、建立平等合作关系,把教育化人、文化建设和扶贫先扶志扶智切实落到实处。用文化浸润贫困户的精神世界,创造开放、流动、多元、和谐的社会环境,逐步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有知识、有头脑、有主见、有信心、有干劲的新型现代公民,就必须理论上再升华、实践上再加强、政策上再落实和精准扶贫上再提升。
丁同民部长总结指出,这次研讨会很成功,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更有丰富的实践,大家积极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实际实用。要进一步做好精神扶贫与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工作,在五个方面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是弄清楚“什么是精神扶贫?”,二是弄清楚“为社么要搞精神扶贫?”,三是弄清楚当前精神扶贫领域存在的现实状况,四是弄清楚当前精神扶贫存在的问题的根源,五是弄清楚“怎样推进当前我市精神扶贫工作?”。特别强调指出,就如何搞好精神扶贫工作,要在务实谋划上下功夫、典型带动上下功夫、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全媒体宣传上下功夫、促进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上下功夫。
(宣传部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