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应我校历史系邀请,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少华教授应邀在我校A05号楼报告厅,就“中国瓷器与中国文化”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由历史系副主任李金玉主持。我校副院长王选年教授、历史系党总支书记李东风、系主任李景旺及历史系、教科系、艺术学院等院系的200多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周少华教授以“陶器与人类文明”开篇,并强调陶片是历史的碎片,哪里有陶片哪里就有文化。通过对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等文物的分析,得出了陶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标志的结论。周教授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大家证明了“陶器碎片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艺术之母——舞蹈,绘画艺术之源,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在陶器文化中均有体现;在中国古代军事和建筑领域,陶器也起着重要作用,秦代陶质兵马俑沉淀了两千年历史文化;故宫顶上的红砖绿瓦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丰碑,是陶瓷建筑材料创造的艺术。制陶技术与金融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陶模的出现使统一货币成为现实。总之,陶器日用品是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为人类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陶器其本身属于人类物质文明的象征,但其内涵包括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和文化。随后,周教授就“瓷器与中国文化”与在场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神秘的瓷器文化在周教授的讲解中令人心之向往。最后,周教授畅谈了红楼梦中的瓷器与人物搭配,从瓷器文化的角度解读了这部文学名著。
通过周教授幽默生动的讲解,启发了同学们对中国瓷器与中国文化的思考,吸引了同学们深入研究瓷器历史的兴趣,使大家对专业知识的提升有了新的要求和认识。
(历史系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