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网络 邮箱 图书 校长信箱

新闻速递

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MENU

新闻速递

工作信息

发布时间:2013-11-01 作者: 编辑:陈云飞 浏览次数:

我校成功举行“动感最强音”新乡学院

赛区决赛

 

10月27日,由共青团新乡市委、新乡广播电视台主办,共青团新乡学院委员会、校学生会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省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协办的“动感最强音”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新乡学院赛区决赛在我校西区国旗广场隆重举行。校团委副书记田文强老师、团委李春春老师及音乐系党总支书记陈华老师与千余名同学一起观看了比赛。

下午3时许,主持人致开场词,并向选手们讲述此次比赛的评分标准和规则之后,比赛在现场激情的欢呼声中开始。一曲《火烧的寂寞》瞬间引爆全场,选手富有穿透力的高音把开场气氛推向高潮。紧接着各个选手依次登台进行演唱。他们倾情投入为观众带来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其中一曲《Price Tag》引人入胜,选手富有感染力的歌喉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比赛的互动环节同样不失精彩,主持人与观众的“我问你答”引来台下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双方幽默的互动为比赛再添色彩。台上选手们紧张激情的演唱,不时赢来台下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整场比赛,现场充满着欢呼声与喝彩声。经过激烈角逐,马晨阳、赵州、万奔超、张伟毅、张震等选手脱颖而出。

本次校园歌手大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出我校新一代青年学生多才多艺的青春朝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据悉,本次比赛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将代表我校参加新乡市首届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与其它五所高校的选手共同角逐最后的决赛。

                                        (校团委  文/图)

 

 

 

 

政法系举办“大学生与宗教和信仰”专题报告会

 

10月24日下午,在A-01-119报告大厅政法系举办了以“ 大学生与宗教和信仰”的专题报告会政法系2013级全体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政法系党总支书记董洁茹主讲。

报告会上,董书记首先以宗教的起源为切入点,阐述了宗教的发展、内部构架和基本特征,就“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教导同学们应正确区分宗教与邪教,理性对待宗教接着董书记采用“说”与“评”相结合的方式,从“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共产主义信仰”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世界及我国的宗教状况,她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守法的教育,提高他们抵御邪教和非法宗教渗透活动的意识与能力;最后通过对“大学生应树立什么信仰”这一问题的讲述,告诫大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董书记的讲座深入浅出,引人深思,最后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本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对邪教犯罪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水平,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为校园营造了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政法系供稿)

 

 

 

 

  我校与华兰生物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三赢”

 

日前,我校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人才招聘活动——应聘成功的同学将进入由我校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兰生物公司”)合作开办的“华兰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职前培训。“华兰班”已经成功举办两期,“华兰班”学生的良好就业状况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同学踊跃应聘。

华兰生物公司是从事血液制品和疫苗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该公司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我校的教师将与华兰生物公司的技术人员共同给“华兰班”的学生开设疫苗生产的相关课程,对疫苗生产流程、工艺操作等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将进入华兰生物公司实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设计,实习期满合格后将直接在华兰生物公司就业。

“华兰班”是我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与华兰生物公司共同开创的一种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实体现学校办学的地方性,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开展合作育人。学校在深入企业调研考察时了解到,华兰生物公司在各高校精心招聘的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相差较大,且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入职后往往还要进行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培训,方能适应岗位需求。我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华兰生物公司沟通,开创出了职前培训这一新型订单培养模式。

“华兰班”开班以来,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一是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实践锻炼平台,学生在培训和实践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得以更新,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并且能直接锁定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学生的毕业设计实现“真题真做”,毕业设计的价值和质量都得到提升。二是为学校其它专业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例和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岗位能力强,适应期大大缩短,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技术骨干或者走上领导管理岗位,公司的人力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四是校企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双方积极开展共同研发学校的科研水平、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科研成果投入实际应用加快,实现互惠共赢、互利共生,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华兰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打开了新的天地。

                                       (化学与化工学院供稿)

上一条:我校3名教师获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奖
下一条:河南大学岳亚平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