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19日
上午,应我校外国语学院的邀请,全国知名语言学家、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盛桓教授与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廖巧云教授在A05号报告厅做了关于科研、教改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守平主持,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教师及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报告。
廖巧云
教授的报告内容分为科研方法和教学改革两部分。首先,
廖
教授从论文的要素、科研选题需要关注的问题入手,结合个人项目申报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并通过实例详细解析了学术论文的积淀、撰写以及申报科研项目的方法、路径。随后,
廖
教授又做了“国际多元,多元通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介绍了国际所需人才的导向趋势,强调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注重以能力为重、分类培养、多元构成等因素的融合,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独具特色的“一体两翼”“32333”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徐盛桓
教授以四个不同语境下的小故事为例,从日常生活、政治生活、国际关系三个层面,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同一性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从语言学角度阐述如何把握说话者的意识感受,捕捉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向性和态度,要力争做到表达得体,沟通有效。
徐
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有趣的例证让在座师生深切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与语言研究的紧密联系和深刻内涵。
报告结束后,徐盛桓教授与廖巧云教授围绕团队建设、研究思路、科研实践等内容与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对外国语学院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外国语学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