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新乡日报头版报道我校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奋力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情况,全文如下:
新乡学院:上下齐发力 “双创”春潮涌
核心提示:
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呼唤,从中南海飞向神州大地;当大国总理的足迹,从北京中关村一路走到中原腹地河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新创业的浩荡春风,带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天。乘着春风,新乡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丰厚的科技优势,全面发力,激情拥抱“互联网+”,奋力助推“双创”,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
迎接新挑战 破解就业难
先看一组数据:
据统计,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约765万人,往届未如愿以偿参加工作者约230万人,海外留学归来人数约36万人,加上职业技校、职业高中等中等教育的毕业生,全国待就业学生人数达1200多万人,大学生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就业,民生之本,强国之基。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为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孵化基地、资金支持等服务。为全面深入贯彻该文件,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国家部署了部分院校的转型发展工作,要求转型院校通过不断发展,推动学生由就业主导转变为创业为主要方向。
全国第一批转型院校仅有308所,长期以来,孜孜以求以转型促升级的新乡学院成功跻身第一批转型发展的学校之列。有了国家的支持,新乡学院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也更有力度支持在校及应往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项目。
校党委书记丁庭选教授认为,创新一直是被人提及、尊崇的热词,其核心在“创”,本质在“新”,关键在“人”。但现实生活中,大众似乎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有一些误区,为此学校引导大家走出误区,提高对“双创”的认识:创新创业并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做生意”,至少有三点特质:其一,创新创业的主体通常指大学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其二,创新创业是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不仅指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包含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要用不同寻常的做法创业;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创业人接受过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分析市场需求、考虑消费前景、规避风险,再有所投资。
对于学生而言,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下,大多数人还是不敢迈出创业这一步。另外,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充分,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一旦创业失败,创业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
家长们认为,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创业已成为了社会大趋势,但创业者千千万万,虽有成功者一夜暴富,也有失败者几天之间负债累累。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且风险性过大,大多父母不希望儿女承受这样的起落。
学校认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体验,也是今后提高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处于全球化环境中,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要想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更为不易,失败在所难免。创业失败会给学生的信心带来致命打击,不敢再次创业,害怕跌倒后二次受伤。所以做好对学生创业的指导扶持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拥抱互联网 聚焦练兵场
5月18日,初夏的新乡石榴花盛开,到处充满了生机。地处新乡大东区的新乡学院,一场主题为“拥抱‘互联网+’,共筑创新创业梦想”的创新创业大赛在这里火热上演,12支团队一决高下。他们冲刺的,不仅仅是学校辟出的专项孵化基金,更是出彩的未来人生。
这是由新乡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连续举办的第八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校长刘兴友来了,党委副书记陈贞忠、副校长刘翔、杨士斌来了,省内知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了,北京等地的企业老总、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创业导师也来了。音乐厅里,400多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品牌大赛的魅力,共同见证“新院人”追梦梦想的拼力。
在决赛现场,刘兴友作了热情洋溢的讲活。他首先对本次大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代表新乡学院党委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新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了八年,成了近年来服务新乡学院大学生创业就业的一项品牌活动,也是新乡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乡学院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校荣校的一项新的重大举措。通过大赛,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选树扶持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典型,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生动局面。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把大赛办成大学生交流创业体验、相互学习提高的练兵场。
与往届相比,这次大赛参赛项目作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目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各项目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和个人技能,多数项目已投入运营并实现初步盈利。比赛过程中,选手充分展示了项目特色和自身能力,描绘了创新创业的美好未来。
从初赛的175个项目,到58个团队进入预赛,再到12个团队角逐决赛。最终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新乡市齐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音乐系的《新乡市群星演艺策划公司》、教育科学学院《遂平县小小大人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3个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
大赛竞争程度可见一斑,新乡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之力不容怀疑。此次比赛是该校多年来创新创业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不仅请来专家团队对同学们的项目进行评比,学校还为此次比赛拨专款60万元,分别给一等奖获得者孵化基金5万元,二等奖获得者孵化基金3万元作为奖励。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很多项目融合到了商业资金,获得专业指导。
全省32所公办本科院校中,新乡学院的师生创新创业能力排名第14位。日前,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下达2016年大学生就业及校园文化建设资金的通知》,新乡学院有三个创业项目共获得专项扶持资金18万元。在2016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中,新乡学院获得本科组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今年5月份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新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参赛团体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中《DANCING高效硬币分拣机》作品以大赛第二名的身份成为河南赛区推荐参加全国决赛7件作品之一。在2016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河南省省赛中,新乡学院商学院的学生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今年5月份第三届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参赛团体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今年7月份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河南总决赛中,新乡学院商学院两个代表队都以小组总分第二的排名获得了本次省赛特等奖的优异成绩,成为大赛公认的最大黑马。今年6月河南省举办了第三届高等学校物联网设计大赛,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得本科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7月份第九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机电工程学院荣获团体二等奖,一些同学还获得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同是7月份,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中,新乡学院学生完成的作品“硬币分拣机”荣获国赛二等奖,作品“网店商品自动包装机”荣获慧鱼赛区国赛二等奖。在今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中,新乡学院两支参赛队入围全国总决赛且荣获二等、三等奖。第二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乡学院全校有18个学院(系)的549支项目团队参赛,在全省90余所高校中参赛总数量排名全省第三。
新乡学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做出了“三区一园一街”的战略部署,正在全力打造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创新创业街和19亩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学校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协会和新乡学院协同育人创新联盟。新乡学院的创新创业在快速地发展壮大,对学生就业、对学校转型发展、对社会经济繁荣都具有强大的助推力,也对广大在校生形成典型示范作用。
上下齐拼搏 金秋结硕果
位于新乡学院南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处处跃动着青春的身影,时时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张振海,一米八高的“舞蹈男生”,毕业于新乡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你也许很惊诧,在实体经济遭遇寒冬的形势下,这个连谈恋爱都没时间的25岁男生,提前嗅得创新先机,颠覆了传统服装业的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在全国较早地闯出了“互联网+舞台服饰”的新天地。从未毕业到现在四年过去了,张振海团队研制出上千种舞台服饰款式,订单全部来自淘宝网,年销售额近百万元。谈及成绩,张振海谈得最多的还是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没有学校领导的关心关怀,就不会有他的事业。
与张振海同样感慨的,还有很多年轻创业者,他们当中,不少是新乡学院在校生。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尽情遨游商业蓝海而无后顾之忧呢?
“政策+”,便是答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缺资金、没技术、少定力。新乡学院从软硬两个环境,对每一个有好想法好创意的创业者予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
“就业才是硬道理,共同拥抱创时代。”这是学校创新创业就业中心向全校发出的倡议。近年来,学校有规划地坚持地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建立了创新创业基金,培育了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了创新创业成果。建设了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评估平台、政策咨询平台、培训交流平台和实践活动平台。创业街现已有3800平方米投入使用,分为一楼公共众创空间和二楼单间孵化器。现已有30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一楼众创空间,二楼孵化器也已经入驻19个项目,这里除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的场地支持外,还免除了水电等费用,真正地给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对于有市场潜力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学校还将为其提供创新职业培训,让创新创业项目能够顺利孵化成功。
新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了创业模拟实验室,聘用了一批优秀校外导师,给学生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让学生们能够培养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理性分析市场,真正带动学生们兴起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
资金是每个刚刚创业的大学生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信用贷款方面,国家有相应的政策帮扶,创业学生可以申请无息贷款。新乡学院也给予在校的创业学生大力支持,结合创新创业大赛,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在校学生,同时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也会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提高项目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在项目成型后,学校也会为其吸引后续投资,确保项目有坚固的资金链条,让学生真正放开手脚,敢于创业。
新乡学院在资金、政策、培训等各环节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支持,对具有市场的创新项目,给予不遗余力的扶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也希望已创业的同学能够带动更多的创新、创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上下同欲者兴,风雨同舟者胜。新乡学院有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有各院系的精诚协作,有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将结出累累硕果,为新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