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丨人事处 文字丨卢芳 李永香 照片丨段潇逸 审校丨赵国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强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全面落实《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全校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与教育教学创新水平,新乡学院于8月25日上午在图书馆一楼东报告厅隆重举行“教师人工智能综合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开班仪式暨专题讲座,开班仪式由新乡学院副校长张银堂主持。
本次全员培训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教务处、科研处、信息化管理中心、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部门协办。学校计划于8月25日至12月30日期间,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线下系统培训,旨在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教师人工智能应用综合能力。
新乡学院副校长杨钧、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黄大荣教授、河南大学教师中心副主任王波教授、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廷文、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各协办部门主要负责人、教学科研秘书以及人工智能校内培训师出席了仪式。
人事处处长赵国喜首先从培训的前期组织、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培训方案、培训注意事项、培训要求六个方面出发对本次培训的整体安排作了介绍,为后续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磊作为参训学员代表上台发言。他谈到,本次培训是新乡学院践行人工智能战略的坚实一步,更是学校聚焦“技术赋能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的重要实践,表示一定会珍惜培训的机会,提高提升人工智能综合应用能力。
杨钧对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学校党委对人工智能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王孝俊书记对培训工作明确指示,本次培训工作要面向学校未来发展规划,要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产教融合结合起来,做好培训工作落实,提高培训质量。杨钧强调,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有着全方位、深层次的重塑作用。一是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变革的深刻意义,AI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像电的发明——刚开始只是点亮灯泡,后来却重塑了整个工业文明。二是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重塑作用,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绝非教学科研的“锦上添花”,而是推动教育逻辑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力量。三是准确把握我校AI赋能战略发展方向,建强“学科交叉体”,搭好“产学研舞台”,练硬“全员基本功”。
杨钧向参训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一要保持空杯心态,摒弃经验主义;二要运用批判思维,结合专业创新应用AI;三要秉持开放共创理念,强化多学科交叉协作;四要立足长远眼光,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AI 在教育场景中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最后他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改变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要既能驾驭智能工具,优化教学,又能坚守初心,在AI浪潮中保持定力和温度。
开班仪式结束后,安徽大学黄大荣教授和河南大学王波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从科研布局角度探讨高校教师科研职业发展规划》和《智教融合——AI助教高等数学》的专题讲座。两场讲座内容前沿、实用性强,为参训教师带来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科研深度融合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本次培训是新乡学院顺应教育数字化变革、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教师发展中心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努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教师AI教学应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