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网络 邮箱 图书 校长信箱

人才培养

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MENU

人才培养

新乡学院关于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7-05-23 作者: 编辑:樊雪君 浏览次数:

新乡学院文件

院教字〔2016〕49


新乡学院

关于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法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保障;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配置教学资源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201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精神,学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修订了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学校围绕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以迎接教育部本科合格教学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出台了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4年我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新建本科合格评估,并赢得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针对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学校进行了转型发展观念大讨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围绕学校转型,强力推进了一系列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尽快将学校转型发展引向深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2015年7月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和修订工作。11月份,学校召开转型发展工作会议和试点专业遴选会议,根据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按大类招生的工作实际,现就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我校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成为国内有影响、业界有地位、办学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围绕学校“789战略行动计划”,对接国内、省内以及新乡市主导行业和新兴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全力推进我校“三区一园一街”工程建设,立体构筑“知识、能力、素质”三维育人体系,提升内涵,彰显特色,为社会培养“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基本素质高、上手快可持续”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三维构筑 协调发展

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质养成三维独立,既要自成体系又要全面协调,相互统一。知识必需够用,突出强化能力训练,同步强调素质训练与养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和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落实人才培养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

(二)共建共享 突出应用

校企共建课程和平台资源,共享教师和教学资源。动态嵌入市场急需的行业模块或企业课程,通过必修或选修学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的对接,提升学生的行业执业能力。坚持工科实践教学不低于72学分,理科不低于63学分,文科不低于51学分。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

(三)产教融合 紧密对接

各专业要找准自身定位,加快融入新乡市、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更快更好地促进教学环节与区域经济资源、产业聚集要素对接,与行业企业技术服务需求对接,与创新发展对接,探索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经济链的紧密对接,同时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四)双师双能 双向互进

各教学单位成立学科专业建设理事会,围绕行业需求进课程、学生实践进岗位;技术专家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产品研发进学校、成果转换进社会等校企合作力推双向互进。一方面,积极聘请行业公认专门性人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理事或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处理好教师日常教学与外出挂职锻炼或接受实践培训之间的关系,确保双师双能型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课、技能培训课程等教学任务不低于该专业教学总工作量的50%。

(五)多元评价 毕业证+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学业评价体系,针对“知识、能力、素质”分别设置评价标准,全面评定育人效果。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评价作用,如产品发明、工艺改造、技术革新、创新设计等,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实行“毕业证+”制度,鼓励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业职业认证证书。按“合格、优秀、卓越”分层设置毕业生评定格次,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六)创新引领,全程育人

深入挖掘各类教学资源,大力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面向全校开设创新思维、投资学、成本分析、创业管理等公共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全程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推出一批优质的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学生创业就业,助力学生成才。正确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开展技术创新或全程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助推“创新引飞”工程,实现全程育人。

(七)产出导向,质量保障

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我校工科类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深层次改革和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有效手段。根据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理念,教育质量标准以能力应用为目标,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证,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才培养体系

(一)通识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该类课程由学校根据相关要求统一设置。

1.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重点推进专题教学;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增强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效果。

2.英语:实施以英语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英语素质教育,重点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分为体音美艺术层次和其它本科层次。坚持分类教学改革,第一、二、三学期学生统一上大学英语1-3,英语四级通过的学生大学英语4免修,同时此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修大学英语(文科)、大学英语(理科)。另外,学校为考研的同学开设了大学英语(考研)课程,供需要的学生选修。

3.体育:以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内容。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

  。


(二)专业知识体系

1.专业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工具性与专业性共融特征。

(1)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指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方法性知识,主要包括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丰富的信息科学、方法论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和财务的基本知识。

(2)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专业必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是培养人才从事专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专业核心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起核心作用。

(3)专业拓展知识。专业拓展知识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专业拓展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专业鉴别素质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

2.专业知识评价标准

知识学分应占到总学分35%左右。

(1)工具性知识要求学生应具备必要的文献检索知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性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

(2)专业核心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方面,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3)专业拓展知识要求学生应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

3.主要实现路径

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主要教学环节。

(1)专业必修课程

即依据专业核心能力设计的专业类课程,由各院系自行研究设置,可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所列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要精心设计和充分论证专业类必修课程,构建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并设置一定比例的跨学科的基础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由相关教学院系根据专业需要并听取开课院系意见。

(2)专业选修课程

即各专业为依据学生个人发展愿望而设定的专业方向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有机融合的课程模块,是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的重要体系。每个专业可根据情况嵌入多个方向课程模块,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分流培养。分流培养的时间应根据专业实际,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拓展性,其数量应多于选修学分的2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把学校的智力优势、资源优势与企业的技术优势、实践优势结合,共同开发体现行业企业新兴、急需的的课程模块,动态嵌入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学生的行业职业能力。

(三)核心能力体系

1.核心能力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应用型人才应着力提高公共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

(1)公共基础能力。公共基础能力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指专门人才在从事专门领域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如具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本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通用,它是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基本素质在行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的外显结果,它是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3)专业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在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并能帮助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在精、深、广、博等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伴随专业兴趣、情感、态度、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等专业精神日趋发展逐步形成的,是大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核心能力评价标准

能力学分应占到总学分40%左右。

(1)公共基础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及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运用本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学习、运用与更新方面要具有自我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

(3)专业发展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信息资源建设能力。如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初步科技开发与科学研究能力、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3.主要实现路径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

(1)课内实践教学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或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

(2)课外实践教学指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3)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模拟实训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等。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周数控制在8-12周,安排在第7-8学期,与毕业实习打通安排;教师教育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安排在第7学期。

实习(实训)应对接专业生产链,建立顶岗实习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从而锻炼动手能力,提高自身实践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要求:工科实践教学不少于40%,理科实践教学不少于35%,文科实践教学不少于30%。各专业需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原则上16学时及以上的实验(实训)课应独立设置。

(四)基本素质体系

1.基本素质

素质的内涵,相对于知识与能力来说,更为丰富。素质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体的健康程度;惯性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综合体现。素质的培养重在养成。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应主要划分为公共通用素质和专业思维素质。

(1)公共通用素质。公共通用素质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指学生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旨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优良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与公民责任感、诚信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具有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阅读书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思维素质。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从事专门职业的活动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逐渐内化而成的一种带有专业特征的素质。如保持专业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恪守并践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科学精神。

2.基本素质评价标准

素质学分应占到总学分25%左右。

(1)公共通用素质应在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公平道德、国家认定、国际理解、人文应用、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与评价。

(2)专业思维素质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素质,学习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了解并应用基本的科技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实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满足工作职业发展、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3.主要实现路径

公共选修课程与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主要教学环节。公共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综合素质类课程和公共艺术限选课程。

(1)综合素质类课程:包含人文、自然、美育等领域课程。学生根据需要至少选1门积2个学分。聘请名家、大家开设精品鉴赏类课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优化校园环境和办学品味,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2)公共艺术限选课程:包含《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以上课程原则上由课程归属单位负责。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五)实践育人体系

1.实践育人

坚持我校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四育人”的工作体系,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育人学分制管理办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学校将“立体化实践育人”贯穿学生在校全程,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立体化实践育人”解决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等弊端,突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凸显了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主要实现路径

加强“三课堂”互动,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第一课堂”,即依据课程计划,在课堂教学、校内实验、实训过程中开展以课程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即在课程计划之外,在校内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第三课堂”,即走出校门,深入学校、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劳动实践、创业实践、德育实践等。通过巩固第一课堂,加强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构建“三课堂”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六)创新创业体系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双导师全程育人工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动手能力,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教育;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等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通过选修部分课程而获得。

2.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类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不同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类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如在工程、艺术等相关专业可以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在经济与管理类等相关专业强化创业教育,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小企业,并为学生创办小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七)教师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厅【2015】3号)精神,2016级师范专业教师资格证认定工作将全面实施改革,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应进行相应调整。

开设公共教师教育类模块,原则上由课程归属单位负责。师范专业学生需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师教育类模块课程包含教师教育必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各专业学科教学论(教法课程)及教育实践。

1.教师教育必修课:包含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口语。课程由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承担。此部分内容为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内容。

2.教师教育选修课:包含中学生心理辅导、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课程由师范专业院(系)或者教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承担。建议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聘请基础教育改革领域专家或者中小学优秀教师主讲。此部分为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内容。

3.师范类专业学生在选修教师教育模块基础上还需必修对应学科教学论、教法课程并参加教育实践。此部门内容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师范技能。

同时,教师教育必修课承担单位要开设足够课程及教学资源保证在校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学业需求。

4.加强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力度,教育科学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可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试行)》和《河南省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全科教师。

(八)人才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

人才培养应形成多元评价方式,包括:

(1)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方式根据课程属性确定,与课程重要性无关。鼓励教学单位和教师进行考核形式的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考核形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能力考核的综合化转变,成绩评定向科学化转变,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2)企业、行业参与评价。

(3)社会评价。

2.评价方法

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因此既要有结果性的结论,更要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对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态度、表现同时进行评估。

3.建立毕业生评价机制

依据学生所修习的学分进行分类分层评价,分为“合格、优秀、卓越”三个评价等次。

(1)合格毕业生

合格毕业生应符合以下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掌握公共基础能力,即具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ƒ掌握公共通用素质,即在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公平道德、国家认定、国际理解、人文应用、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方面通过综合考量与评价。

(2)优秀毕业生

在合格毕业生中选拔能够掌握工具性知识、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思维素质的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生应符合以下知识、能力、素质评价要求:

掌握工具性知识,即学生应具备必要的文献检索知识,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性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知识。

‚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即学生应具有运用本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学习、运用与更新方面要具有自我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

ƒ掌握专业思维素质,即学生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素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实创新能力。

(3)卓越毕业生

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及有机融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在优秀毕业生中遴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卓越毕业生并进行表彰,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卓越毕业生应符合以下评价要求:

责任感。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品行端正。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较强社会责任感,有明确的生活准则和工作目标,工作积极乐观,善于和他人协同工作,勤奋踏实。

‚应用性,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较快适应工作环境,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应具有适应职业劳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及省级荣誉。

ƒ创新性,要能够适应高度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企业、行业和国内外环境,对所面临的问题要能够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并能够付诸实现,取得预期的结果。要求科研能力较强,能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四、学制、学分计算方法、毕业学分要求、学位授予要求

1.学制

本科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4-7年弹性修业年限。各专业培养方案按四年标准学制的进程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2.学分计算办法

原则上规定课堂教学每16学时计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每周换算1学分。

3.毕业学分要求

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80学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类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70学分。

4.学位授予要求

本科毕业生必须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相应教学环节,学分要分别达到知识、能力、素质规定要求以及最低总毕业学分方可毕业,依据《新乡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条件,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五、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1.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应突出本专业特色,并与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体现对应关系。

2.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知识学分应占总学分35%左右)。

(2)能力结构要求(能力学分应占总学分40%左右)。

(3)素质结构要求(素质学分应占总学分25%左右)。

(4)毕业生规格

3.核心课程。

4.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5.毕业作品要求。

6.学制、学位。

7.教学计划表。

8.课程设置和毕业要素关联度矩阵。

六、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

各院(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探索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紧跟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形成适应行业(产业)、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构建新形势下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必须由各院(系)学科专业理事会会完成,并需通过院(系)的教学分委员会进行充分论证,各专业提交培养方案时须附论证意见。



上一条:新乡学院关于2016级四年制普通本科生修读双学位专业的通知
下一条:新乡学院“课堂教学奖”评选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