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网络 邮箱 图书 校长信箱

学术科研

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MENU

学术科研

新乡学院“十二五”科技振兴计划

发布时间:2012-10-16 作者: 编辑:hrm 浏览次数:

为大力提高我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科技优势,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设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培养和汇集优秀人才与创新团队,推动新乡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

《河南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意见,特制定《新乡学院

“十二五”科技振兴计划》

(以下简称:科技振兴计划)。 一、总体思路 依据地方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加强学科队伍和平台建设,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知识发现与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学科体系。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汇聚学科团队,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培育创新文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科技振兴计划,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通过科技振兴计划的实施,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倡导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营造一种包容并蓄、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一批特色学科,孵化一批科研基地,争取一批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和校地联合攻关的横向科研项目,产出一批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应用型研究成果,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实践育人基地,探索以科技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全面提高我校高等教育质量。

2

三、建设任务 实施科技振兴计划是强化我校内涵建设与地方应用型本科办学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我校综合实力的具体举措。以全面发展、重点扶持、分层建设、逐项突破为原则,重点推进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创新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一)汇聚学科团队 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平台,紧密结合区域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凝练出若干个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 制订

《新乡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启动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建立以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后备学科骨干为中坚、青年人才为梯队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团队,设立专项经费对其进行建设。 继续实施“师资培训工程”、“硕士化工程”,制定并实施“博士引进与培养计划”,加大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人才的集聚带动学科、项目的集聚,促进学科发展。与国内外高校或研究院所的相近学科建立密切联系,以全时、非全时聘任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加大校内现有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扶持力度。加强后备学科骨干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制定相关培养政策,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 “十二五”期间,培养8-10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2-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并力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获得突破。 (二)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遵循分类发展、突出重点的建设思路,以多学科共享为主体搭建跨学科门类的校级学科平台;以一级学科为主体搭建院系级学科公共平台;以二级学科为主体搭建学科研究平台,构成我校学科平台体

3

系。构筑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研究所为主体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提升学科平台层次和创新能力。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通过整合、转型形成更高层次的学科平台,最终形成完整的、有机的学科平台体系。 启动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的评审和立项,支持院系部成立相关研究所。抓好基础性建设,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新乡市、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健全学科平台管理体制,明确学科平台机构设置,适时推进体制改革,合理设置科研工作岗位,稳定学科平台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十二五”期间,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8-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6-8个,建设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力争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突破。 (三)加强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科特指受众范围广,面向全校学生以大学生综

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增强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因此,我校学科建设

工作不仅要重视以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同时也要

重视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增强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在学

科建设中既要兼顾科学研究基础较好的学科,也要兼顾在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制订

《新乡学院

重点学科遴选与管理办法》、《新乡学院基于人才培养重点建设学科遴

选与管理办法》,在对第一批九个重点建设学科终期考核的基础上,

继续开展重点建设学科的遴选,建成一批新乡学院基于人才培养的校

级重点建设学科,以学科 项目带动,探索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学术梯队、科研

资料、科研仪器设备等学科资源和成果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增强学

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

1.综合学科布局支撑创新实践教育

4

我校现有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

历史学、农学和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为创新人才的孕育和成长提

供了丰沃的学术土壤。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充足的

创新空间。鼓励师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参加科研活动,自由汲

取创新营养,在不同学科的知识空间和文化氛围中打下宽厚坚实的知

识基础。搭建坚实的学科平台,为师生提供创新实践条件。进一步加

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图书馆、阅览室以及各种资

料室建设,全面为师生开放,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搭建校园学

习的基础平台。通过知识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激发师生的探究兴趣

和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2. 加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为研究主题的科研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研究。强化人才培养是教师第一学术责任的意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 设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创业基金等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研究项目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自主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自带项目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艺术创作比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将学生各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类项目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以项目为依托带动人才培

养。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科研课题,开阔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范围;将

科学研究范式延伸到教学规律探索当中,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手段

寻求人才培养规律,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教材和授课方

5

法。推广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让

学生学会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

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广基

于问题的研究型、实验室探究型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自带项目进实验

室,开展开放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施并完善科技实

践活动学分制。 “十二五”期间,建设18-20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建设3-5个基于人才培养的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8-10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2-3个省级重点学科。 (四)建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协同攻关为手段,以政府推进为保障。积极探索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深度参与的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激活科技资源,加强技术服务,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的长效合作机制。

1.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建立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所之间、校地之间的协同创新平台。要求每个院系部开展

“一对一”对接活动,每个学科至少与一个

“985工程”或

“211工程”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接,充分引进和利用优质资源,非师范类学科至少与一个企业或行业对接,师范类学科至少与一所学校对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进行人员互派和互聘,签订聘任合同,把科学家、企业家、行业技能专家等拔尖人才聘到学校,参与指导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工作,鼓励我校教师作为兼职导师参加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形成一批参与科学研究、产业开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 搭建教师与企业信息沟通的桥梁,学校每年召开一次

“校企对接、项目对接会议”,组织一批企业进校园,与学校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校了解企业的科技需求,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企业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根据发展需求联合进行科技开发和成果转

6

化。 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依托我校优势学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联合开展研发,打造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和引领。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

学科和人才优势,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策划,开

展协同研究,构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形成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

网络,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发挥高校的智囊团和思想

库作用。提高学报办刊质量,为教师发表高质量文章、科研服务。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突破制约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障碍,出台完善相关制度,在支持政府组织的“科技特派员”、“高校人才到企业挂职”等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鼓励我校教师以个人和团队形式,积极参加“产学研联盟”工作,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的长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互相兼职,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研究机构,联合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建立合作项目库,加速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地方本科院校“以

‘扶需、扶特’为原则”的要求,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集中有限资源优先支持有前景的协同创新项目,改进科研评价机制,重视科研绩效和实际贡献,提升教师在地方、行业、专业内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协同育人,促进各创新系统之间密切合作,打破体制壁垒、文化隔阂,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我校有限的科教资源发挥最佳效益,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科研水

7

平的提高。

到“十二五”末,我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实验室(研

究中心、所)或研究机构20个左右,实施校级协同创新计划项目2-3

个,承担横向开发合作项目50个左右, 派出“科技特派员” 和

“高

校人才到企业挂职”人员100名左右。 (五)孵化重大项目和成果 在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的基础上,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内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培育,提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完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高水平成果的培育与申报机制,充分挖掘学科潜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高水平学术论文、专利、专著等科研成果的培育,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加大对科研突出贡献的奖励力度。 “十二五”期间,要求每位教授至少发表学术论文SCI或EI或CSSCI收录1篇、或中文核心期刊2篇、或CN3篇,并且主持1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或2项厅级教科研项目、或横向科研经费理工科10万元、文科5万元以上、或主持获得省部级教科研成果一项以上。到“十二五”末,全校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达300-35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50项以上;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200-300篇,核心期刊论文500-60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0-70部;申请专利30-35件,获得授权专利15-20件;纵横向科研经费达到800-10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10项。 (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实质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国际科研合作领域,

8

提高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聘请海外知名专家以项目形式来我校进行科研工作,鼓励我校教师以访学、交流等形式,参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从2013年起,学校每年派出10人左右到国外访学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出国项目、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项目,提高我校学科骨干的国际化学术水平。 (七)培育创新文化 1.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短期培训等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我校教师和科技人员掌握最新科技动态,提高学术敏感度和洞察力;继续开展

“教授、博士论坛”、“教师学术沙龙”、学科团队、研究团队内的研讨交流、教研室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学术交流,教授、博士每年至少在校内做一次学术讲座,倡导在校内举办小型学术会议,各院、系、部、所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进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模式,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团体会议、外出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教授、博士一般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其他教师也要尽可能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我校每年举办学术报告不少于200场次,教授、博士等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每年不少于100人次,在我校形成

“天天有学术活动,人人有学术方向”的学术氛围。 2.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制定

《新乡学院学风建设实施细则》,规范科学研究工作。做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对教师进行科研诚信教育,把科学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强化科研过程管理,加强全方位监督和约束,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提倡理性批判,尊重个性,营造独立思

9

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 (八)开放融合校内外资源 整合校内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全方位推动跨院系、跨学科的联合建设;找准学科方向,提炼学科特色;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兴学科。建立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加大学科外引力度,鼓励和支持院系聘请相应学科的主要学术骨干到我校参与指导学科建设,带动我校相关学科水平的提升。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在办学中的作用,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人才引进、资金筹措和项目争取等方面的桥梁作用。加强我校与校友及所在单位的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大调研活动、重大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活动,加强横向合作,以互惠互利为目标,实现科研平台共建与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其它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研资源,开展科研协作和联合攻关,联合申请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将我校科研引向“开放型”研究,使科研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提高我校科研创新能力。 争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经费并优化科技投入。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国际融资、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校自筹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校发展筹集资金。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实施科技振兴计划,建立和健全由有关专家共同参与的协调、落实、沟通长效机制,建立定期检查汇报制度,充分发挥“新乡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其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科技振兴计划遵循科学、民主的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严格遵守专项

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财务处负责资金财务活动的监督,审计处负责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 2. 制度保障

10

学校制订相关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在校内形成科技振兴计划建设的联动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管理模式,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统筹、调控、协调能力。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特点的科技管理队伍职业发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科技管理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队伍,切实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实效性。 3. 经费保障 “十二五”期间学校争取中央财政投资2000万元,省市政府和学校投资9000万元,争取纵横科研经费800-1000万元,共计用于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工作专项经费12000万元。其中用于学科建设2000万元;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2600万元;用于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3800万元;用于学术交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800万元;用于项目匹配资助、科研奖励2800万元。振兴计划经费,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专款专用。 通过五年建设,学校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应用型特色更加明显,汇聚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团队,建成一批较具优势的学科平台,产出一批有显著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扩大高层次国际合作交流,增强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质量创新人才。 新乡学院 二零一二年十月

上一条:新乡学院 教授博士论坛

关闭